新華社莫斯科8月7日電 (國際觀察)俄學者:內蒙古是中國民族政策偉大成就的縮 影
新華社記者魏良磊 高蘭
內蒙古自治區毗鄰俄羅斯,是中國向北開放的大門,也是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今年恰逢自治區成立70周年。
俄羅斯學者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內蒙古自治區70年來走過的發展道路令人矚目,這是中國民族政策偉大成就的縮影,“一帶一路”建設將給自治區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成就突出
“70年來,內蒙古實現了巨大的跨越式發展。”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塔夫羅夫斯基說。
塔夫羅夫斯基是一位漢學家,曾多次赴內蒙古訪問。2010年和2011年,他兩次去中俄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考察,今年5月又去了呼和浩特。
在塔夫羅夫斯基看來,內蒙古地域廣大,物產豐富,70年來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道路,特別是近年經濟增速超過了中國各省份的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內蒙古的生產總值從自治區成立初期的5.37億元增至2016年的18633億元,70年增長了642倍。進入新世紀,內蒙古的經濟增速還曾連續8年領跑全國。
無獨有偶,內蒙古亮眼的經濟建設成績單也令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奧斯特洛夫斯基印象深刻。“那里經濟繁榮,生活便利,中俄人民往來密切。俄羅斯后貝加爾邊疆區及其他地方的很多人喜歡過境到滿洲里旅游、購物。”
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發展是成功的,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發展更為迅速。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出后,內蒙古又最大限度地抓住了機遇,引進大量投資,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經濟社會發展才取得如此巨大成就。
民族和諧
談起呼和浩特之行,塔夫羅夫斯基印象深刻,特別是內蒙古對民族文化的良好保護引發了他的關注。
“在呼和浩特,我只待了一天,但有機會與漢族、蒙古族、回族和滿族人一起交談,”他說,“在滿洲里,我去了一個與俄羅斯做蔬菜貿易的中國企業家家里做客,還去了一戶從青海貧困鄉村搬遷過來的回族人家里,他們在滿洲里開了一家蘭州拉面館,生意不錯。”
塔夫羅夫斯基說:“這些人都很熱情、友好、樂觀。”
內蒙古民族眾多,目前生活著55個民族,2511萬總人口中共有少數民族人口551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約為462萬。那里八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是多民族混合家庭,成為民族團結的一道風景線。
幾年前,一首蒙古語歌曲《吉祥三寶》曾在中國掀起一股學習蒙古語的熱潮。得益于中國政府始終奉行的“各民族語言文字平等共存”的基本政策,蒙古語不僅沒有萎縮,還取得了發展。
塔夫羅夫斯基說,他夫人扎維亞洛娃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的中國語言學專家,深知中國政府為促進蒙古語的保護和傳承做了大量工作。“雖然困難很大,但是中國人成功實現了蒙古語語言文字的信息化,將蒙古語帶進了21世紀。”
“此外,與蒙古語相關的田野調查、文獻整理、方言研究、詞典編纂與再版都在進行,蒙古族語言文化研究欣欣向榮。”塔夫羅夫斯基說。
政策紅利
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內蒙古取得的成就與中國的民族政策息息相關。
他舉例說,中國制定了少數民族干部培訓機制,讓他們有機會到大城市去學習,然后再返回民族地區工作。
數據顯示,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干部占全區干部總數的33%,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占全區總數的26%。
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中國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對口支援政策很有成效。讓其他省份的干部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一段時間,有助于提高當地的治理水平,推動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塔夫羅夫斯基說,內蒙古的滄桑巨變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各族人民在艱苦條件下展現出的開拓進取精神。
“在從呼和浩特前往北京的汽車上,我看到了橫跨中國北部的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的一段線路。不久前,這條世界上穿越沙漠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我還看到了將連接呼和浩特與北京的高速鐵路的巨大基座。這些21世紀的超級工程象征著內蒙古實現的巨大跨越。”
2016年,“一帶一路”框架下首個多邊合作規劃綱要《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啟動,內蒙古依托外接俄羅斯和蒙古國的優勢,加速推進了一系列互聯互通和產業合作項目。
塔夫羅夫斯基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給內蒙古加快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內蒙古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