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草原天高云淡、草長馬肥,于此最美時節,內蒙古自治區迎來了成立70周年大慶。
面對全球媒體的鏡頭,自治區主席布小林說,在內蒙古,平均每8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多民族混合家庭,各民族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信任、相互學習、相互欣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開啟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嶄新時代。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王希恩說,家和萬事興,正是親如一家的民族關系,為內蒙古的繁榮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風雨同舟手足情
內蒙古歷史上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在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蒙古、漢、滿、回等民族。“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內蒙古各民族多年來相互依存,患難與共,相濡以沫,守護著祖國北疆。
“他們和我們牧民的孩子沒有什么區別,哪里會想蒙古族的孩子怎樣,漢族的孩子又怎樣。把孩子們照顧好,我就該這么做。”都貴瑪是一個普通的牧民老太太,曾義務撫養了28名來自南方的孤兒,被人們稱為“草原母親”。20世紀60年代初,3000名南方孤兒來到內蒙古大草原,由牧民家庭領養,草原母親們將他們視若己出。
蒙古族諺語說:“但凡結為安達(兄弟),就是同一條性命不相舍棄。”如今,自治區各民族群眾對生產生活中的互幫互助習以為常。鄂托克旗烏蘭鎮有個“二合一”村委會,兩個嘎查中,一個漢族占多數,一個蒙古族占多數,大小事務都要共同商量,村民親如一家。漢族農民兄弟手把手教牧民種地,幫助牧民打井、上電、引水澆地。同樣,牧民兄弟把最有經驗的養羊能手派過來,教漢族群眾養羊。漢族兄弟和蒙古族兄弟業余時間還組建了樂隊,一起開展文體活動,文化習俗越走越近,彼此尊重,早已不分你我。
攜手澆灌團結花
在內蒙古,民族團結已經深入人心,這也與一直以來堅持的民族團結教育密不可分。“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系統的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平等、團結教育。”錫林郭勒盟教育局副局長義德日合格這樣說。
長期以來,內蒙古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從1983年開始堅持每年開展“民族團結表彰活動月”活動,1580個先進集體和2192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形成了爭創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爭當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的良好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建立起民族團結教育常態化機制,使民族團結教育實現了“四個全覆蓋”:覆蓋青少年的學校系統教育,覆蓋干部職工的培訓教育,覆蓋全社會的媒體宣傳教育及覆蓋鄉村、社區、部隊、企業的差別化的宣傳教育。
隨著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各民族交融度日益密切,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已成為大趨勢。全國第5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內蒙古蒙古族與漢族的通婚率達到了37.49%,并呈現進一步提高趨勢,各族人民親如一家,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理念內化于心,民族團結的基礎更加牢固。
內蒙古師范大學民族學博士張寶成說,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的實踐再次證明,團結統一是國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祖國統一是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根本基礎,牢牢堅持維護祖國統一不動搖,就是抓住、抓緊、抓牢了民族地區所有工作的大原則和總方向。
百花齊放根相連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內蒙古大草原是多民族文化起源、生長、碰撞、交融的舞臺,對中華民族族群和文化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保護、傳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各族群眾不斷加深了解,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民族團結的基礎才能鞏固。內蒙古對待少數民族文化始終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欣賞的原則,重視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并注意吸收借鑒當代優秀文化,豐富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保護和繼承民族文化,首先從民族的語言文字開始。目前,蒙古族聚居地區已基本普及了蒙漢雙語教育。自治區全區有民族中小學校520所,其中實行雙語教學的民族中小學校465所,全區57所普通高校中,有24所開設了104個雙語授課專業。
“我雖然是在普通高中讀的書,但我們學校也開設了民族文化課程,讓同學們了解蒙古族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我還是我們學校蒙古族文化協會的會長呢!”蒙古族女孩烏罕娜說。烏罕娜能講一口流利的蒙古語和漢語,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如數家珍,目前正在中央民族大學學習民族文學。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乃至世界的寶貴財富,內蒙古非遺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成效顯著。自治區對蒙古族及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三少民族”民間文學、民俗文化、民間工藝美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搶救、整理工作。目前,蒙古長調民歌和呼麥藝術成功申報世界非遺,蒙醫藥中蒙聯合申遺工作也已經啟動。
如今,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共同打造北疆亮麗風景線。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內蒙古各族人民牢記歷史,牢記黨中央囑托,開啟攜手共筑中國夢的新征程。
(原標題:同聲自相應 同心自相知——內蒙古譜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