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中國網首頁新聞時政高層人事社會國際軍事獨家圖片
中國網新聞中心

山西晉中非遺跨界魅力初現 文化生態保護成效前景可期

發布時間: 2017-09-22 17:34:43  |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作者: 魏金金

此番上演的分別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祁太秧歌,以及兩項省級非遺項目壽陽竹馬和昔陽拉話。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祁太秧歌流傳于晉中祁縣、太谷、呂梁交城、孝義等地。由當地的民歌小調演變而成、既有魁梧高大的高蹺又有彩飾竹馬造型的壽陽竹馬,則善于在展現戲劇人物故事的同時,上演一番刀槍劍戟激烈拼殺的表演。再說昔陽拉話,整套舞蹈由“跺腳、站腳、抱腳、跌步、斜場、四平架”六種基本步法與動作組成,同時用“圪節鞭、竹板、八角鼓、錢桿”四種道具的“拉、打、拍、轉”所發出的聲音,并以道具所形成的拉鞭、打板、拍鼓、轉錢桿四組動作為一體,形成氣勢雄壯、粗獷豪放,間以輕盈活潑而平穩的獨特舞蹈風味。演員們精彩的表演不時迎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昔陽拉話表演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一如祁太秧歌省級傳承人閆繼祥所說的一樣,“這叫好聲,都是受苦練出來的,沒幾年磨煉是不可能的。”而事實上,這陣陣叫好聲的背后除了磨煉,還有無數無名戲曲演員們的默默堅守,甚至讓人不得不思考的是其傳播的地域局限與受眾群體的不斷壓縮等尷尬現狀。

而在另一邊,祁縣剪紙非遺項目傳承人任天娥正在向媒體記者展示現場創作的祁縣剪紙作品,“2000年前后,在喬家大院擺地攤剪紙。來旅游的外國人看到我,也不參觀、也不旅游了,就蹲在那兒看我剪紙。等我剪完,他們很開心地買走了。現在我開了個小店,外國游客還是挺多的,他們非常喜歡咱們這種親手剪出來的工藝品,這也是對咱們中國的非遺和傳統民間手藝的肯定。”

作為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祁縣剪紙不僅品種繁多、內容豐富,而且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從人物花草、鳥獸魚蟲到民情風俗,包羅萬象。不同于平遙推光漆器、冠云牛肉、廣譽遠的龜齡集與定坤丹,剪紙雖不是生產性的非遺傳承,但其獨特的個性化色彩實則符合當下多元化的審美訴求與消費需求。

借力用力

匠心非遺、文旅融合“交相輝映”

事實上,積極推進非遺與文化旅游項目的融合,引導非遺進入旅游市場,也是近幾年來晉中非遺保護中心一直在做的事情。晉中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志兵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平遙古城旅游景區的主街道兩側商鋪,就是引入了漆器、布鞋、剪紙、木版年畫等諸多項目進行現場展示銷售,包括平遙牛肉、平遙推光漆、平遙寶劍制作等項目也建成了大型的博物館(展覽館),規劃完成平遙非遺手工技藝項目一日游,如此不僅把非遺和文化旅游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景點和亮點,同時也為非遺的傳播打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手工制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每年大概有兩三百萬的銷售額。(消費者購買的)除了一部分用于燒香朝拜,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香道,燃香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流行的生活方式。我們也跟上海那邊提供出口訂單生產。” 介休洪山名香“全料香”第五代非遺傳承人郭建美這樣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據記載,洪山村擅長制作“全料香”的是具有幾百年悠久歷史的制香老字號 “天成公”,其制作“全料香”的祖傳秘方《宋氏香譜》世代相傳。所謂的全料香,顧名思義,即各種原材料在被制作成成品之前,必須先經過修、蒸、煮、炒、炙、炮、焙、飛等多種加工手段,才可以正式作為生產“全料香”的原材料使用。郭建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全料香的制作成本與一般香品相比,顯得極其昂貴,全程都是手工制作,需用36種中藥材制作而成,就連和香泥用的都是玫瑰花瓣熬制成的水。”在景點附近設銷售賣點,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全料香”的廣泛宣傳,帶動了香料的銷售。事實上,“全料香”早已遠銷各地,并通過網絡銷往多個國家和地區。

資金加持

文化生態保護成效可期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晉中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9項,省級75項,市級193項,縣級59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2人,省級105人,市級307人,縣級830人。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從2012年始,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開始對非遺項目進行資金補助,期間晉中市以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傳習所、搶救性保護、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數據庫、培訓、宣傳、出版等工作為主,積極申報項目資金。截止目前,中央共投入專項保護資金2990萬元,省級專項資金共投入136.7萬元。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市縣兩級財政投入仍然相對較少。“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同及其它因素,多數地區還未將非遺保護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這也是我市保護區建設的一個短板,需積極爭取地方財政的支持。”王志兵感慨道。

“我們以傳習場所建設為重點,逐步完善非遺保護基礎設施,構建保護區基礎設施基礎框架。具體規劃是以市級非遺展示館為核心,幅射周邊,形成市縣兩級非遺綜合展示、傳習中心全覆蓋。同時,以點帶面,鼓勵、扶持非遺項目自建傳習場所,構建更廣泛的非遺保護、傳承平臺。截至目前,晉中市已建成6個縣級非遺綜合傳習中心。2016年,對晉中市非遺項目自建傳習場所進行了摸底統計,包括項目傳習所、工作室、展示館等,已有86個項目自建傳習場所。另外還建立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山西黃河中藥有限公司、平遙薛生金漆藝研發有限公司)。今年國家資金扶持在傳統古村落建設項目傳習所也積極推進中。”王志兵如是談到。

“非遺 ”資本、設計

最終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

9月15日以來,由中央網信辦與文化部聯合組織舉辦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在全國開展,全國近百家網絡媒體和200多名編輯記者實地走訪貴州、山西、福建、湖北等地參與報道。在山西走訪過程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完善非遺保護,基礎設施僅僅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則是讓非遺的傳承保護真正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對此,王志兵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面,隨著近兩年企業投資和社會資本對非遺愈加重視,越來越多的文旅項目,包括一些大型的旅游景區,在規劃初期和后期轉型發展中,都將非遺納入了項目結構和商業運營之中。

另一方面,則是通過保留并借助傳統的技藝表現方式,將部分非遺如靈石刺繡、布藝虎工藝、面塑、剪紙等融入更多的現代設計理念,讓更多的非遺作品成為非遺產品,成為具有時代活力與市場消費力的文創產品。而這不僅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非遺傳承人生存生活的問題,同時也將進一步發揚晉中地區非遺的時尚魅力。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 高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