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
牢記囑托建設歷史性工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李玉蘭董城
“習近平總書記來了,同我們大家親切握手。與總書記綿厚溫暖的大手相握的瞬間,我感到了關懷和力量的傳遞,太激動了,也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日前,記者來到習近平總書記今年2月考察過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采訪,多位現場工程建設人員回憶起那個銘記終生的時刻,依然激動不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京津冀考察調研。一次次研究部署、一項項高屋建瓴的方略,見證了習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進程。
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
“習總書記來的時候,現場有41名工人和6名安全講師,大家正在進行日常的安全培訓課程。”9月6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體驗培訓中心,安全講師鄭喜林告訴記者。
“習總書記一再強調安全第一。可以感受到,他對工人們的關愛,對工程質量的關切。在習總書記的教誨下,整個工程的安全要求力度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量加大。我們也在內部進行了管理、培訓環節、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提升和優化,增加了安全培訓項目。”鄭喜林說。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從開工就提出了“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工期零延誤、環保零超標、廉政零風險”的工程目標,其中“安全零事故”排到首位。
“在安全培訓領域從業多年,我知道此項工程安全零事故的標準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在6平方公里的復雜作業面,同時有上萬名工人交叉作業,覆蓋的工種也是最全的,難度極大。到目前為止,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實現了現場零事故,安全培訓近4.6萬名工人。到整個工程結束經過安全培訓的工人將達到13萬人次。”鄭喜林說。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在這項工程的推進過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一切的出發點。
零上訪、零滯留、零強拆……棚改拆遷的“通州模式”形成一連串的零,最終成就一個“一”。
據通州區潞城鎮鎮長吳孔安介紹,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所在地——通州區潞城鎮棚戶區改造項目涉及17個村、占地15平方公里,村民9300戶、戶籍人口2.5萬人。棚改拆遷過程中,堅持開門定政策,讓老百姓親自參與政策制定過程,盡可能吸收合理化建議,形成了一套接地氣的惠民拆遷政策;以最大限度讓利于群眾為原則,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實施過程中堅守政策紅線、公平底線,堅決打擊違法建設行為。
以國際標準中國特色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
“站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紀的眼光。”在通州潞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展覽現場,巨幅大屏幕播放著氣勢宏大的視頻短片,規劃沙盤展示了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未來新城市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