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半數受訪者愛在社交平臺曬廚藝
61.0%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生活情趣
下廚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已經不僅是為了吃頓飯。菜譜類App讓人們關注更多新菜式、新做法,社交工具則為人們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臺。越來越多的人把烹飪當成愛好和生活情趣,甚至一種審美,經常在網絡平臺上發布照片。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經常下廚,87.2%的受訪者會在微博、菜譜類App等新媒體平臺搜索新菜式、新做法,52.3%的受訪者會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傳自己做菜的照片和視頻,61.0%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生活情趣。
55.7%受訪者經常下廚
居住在浙江寧波的古來(化名)有一個3歲的孩子。自從成為媽媽后,古來喜歡上了自制面包。“我有個小小的手作面包工作室,在下廚房、微博上都有自己的賬號,會發布手工制作面包的照片。”古來說,孩子出生前,她和丈夫也經常一起做飯。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常潔(化名)上學期去芬蘭做交換生,其間經常用下廚房App搜索做菜的方法。“剛開始做飯的時候,我還會和爸爸媽媽視頻或語音,讓他們指導”。
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經常下廚,40.5%的受訪者偶爾下廚,3.8%的受訪者基本不下廚。34.0%的受訪者稱自己做菜非常拿手,50.7%的受訪者坦言只會烹飪簡單的菜,9.4%的受訪者只會煮面、煮餃子,3.9%的受訪者雖然不會做飯但有興趣,僅1.9%的受訪者不會做飯也不愿學。
寧波大學學生陸路(化名)經常在父母燒菜時學習家常菜做法。陸路還在菜譜類App或公眾號上看美食教程,“尤其是嘗試做新菜式或遇到不會做的菜的時候,偶爾看到好的菜式也會學著做”。
調查顯示,36.9%的受訪者經常會在微博、菜譜類App等新媒體平臺搜索新菜式、新做法,50.3%的受訪者遇到不會做的菜會去搜一下,9.6%的受訪者只按照自己的經驗烹飪。
古來喜歡關注新浪博客里的美食博主,“他們的文字和圖片都很吸引人,我從中學到很多”。
“菜譜類平臺上的用戶對一道菜的做法經常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很方便初學者學習和操作。”常潔介紹說。
調查顯示,64.4%的受訪者覺得菜譜類App等幫助烹飪的新媒體使自己提高了烹飪技能,47.6%的受訪者的生活方式因此更綠色健康,43.2%的受訪者因此學會了多種烹飪方式和菜品,41.1%的受訪者因此更喜歡做菜了,14.0%的受訪者因此認識了喜歡做菜的朋友。
52.3%受訪者會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傳自己做菜的照片和視頻
“有時候菜式新穎或者我自己覺得做得不錯,會在朋友圈展示。”陸路說,他周圍有很多朋友會在朋友圈上傳菜品的組圖,圖片一般是比較好看并且加濾鏡的。
調查顯示,52.3%的受訪者會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傳自己做菜的照片和視頻,23.6%的受訪者不會,但是會拍攝留念,16.1%的受訪者不會,也不拍攝。37.1%的受訪者發現周圍喜歡曬自己烹飪圖片、視頻的人很多。56.5%的受訪者會為了拍攝自己做的菜品精心烹飪、擺盤、修圖。
對于做飯后擺盤拍照、上傳做菜照片的做法,61.0%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生活情趣,54.6%的受訪者覺得這樣可以督促自己做精致的美食,54.3%的受訪者認為跟大家分享愉人愉己,23.8%的受訪者覺得這過于形式化,12.9%的受訪者認為這太費心思。
“有時候一頓飯的價值不僅在于吃,而是記錄了一個你獲得新技能的瞬間、和最好的朋友相聚的喜悅或者合家團圓的幸福等。” 常潔覺得,人們喜歡上傳食物照片首先是為了記錄美好時刻,另外可能是想要收獲羨慕和夸獎。
陸路認為,在社交平臺頻繁地發做飯照片或者發一些沒有意義的照片,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別人一起吃飯時,如果只顧著拍照展示自己的成果,可能最后菜都涼了,辜負了美食,也忽略了一起吃飯的人的感受。日常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才是最重要的”。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占0.6%,90后占27.6%,80后占54.5%,70后占12.6%,60后占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