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實習調查
61.5%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
暑假期間,很多大學生會進行實習,以提升實踐能力,增加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但是,也有大學生只是單純為了得到一個實習證明,甚至因此虛構實習經歷、謊報實習時長。大學生對待暑期實習態度如何?怎樣提高暑期實習質量?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2%的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暑期實習,在校大學生挑選實習崗位最看重崗位對未來就業是否有幫助。86.8%的受訪大學生指出暑期實習流于形式、單純“刷”簡歷的現象常見。提高大學生實習質量,61.5%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
受訪在校大學生中,男生占49.4%,女生占50.6%。大一的占2.7%,大二的占21.5%,大三的占43.6%,大四的占28.2%,研究生占3.9%。來自一本院校的占39.2%,二本院校的占49.2%,三本院校的占9.8%,大專院校的占1.9%。
78.2%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實習
林斌(化名)是華東師范大學一名大三學生,今年暑假在某公司做軟件工程實習生,他表示身邊很多同學都是大三開始出去實習。“工作環境、人際關系都是我找實習崗位看重的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能學到什么以及這份實習對我未來發展的影響。另外,實習時間、工資水平也得在能接受的范圍內”。
中國人民大學大三學生孫淼(化名)今年暑假在某銀行實習,工作緊張但有序。“我與領導同事都相處愉快,他們給了我不少指導。”孫淼表示,她找實習會看重實習單位的知名度、單位能否提供給實習生更多鍛煉機會,以及實習工作與自己興趣及專業的匹配度。
調查顯示,78.2%的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暑期實習。69.8%的受訪大學生大學期間已實習1~2次,23.3%的受訪大學生實習過3~4次,2.7%的受訪大學生實習5次以上,4.2%的受訪大學生沒實習過。大三(44.4%)被認為是最適合出去找實習的時間,然后依次是:大二(25.6%)、大四(21.4%)、大一(4.6%)、讀研(3.0%),1.0%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期間不用實習。
中國人民大學某學院輔導員王佳(化名)認為,學生在大三進行暑期實習比較合理。“學生通過3年學習,掌握了基礎技能,有一定的能力去體驗實際工作。另一方面,有些學生畢業后會馬上找工作,大三實習能照顧到大多數人的意愿。”王佳表示,學校要求學生實習不是為了讓學生的簡歷好看,而是讓他們找到感興趣的職業,體驗職場,積累經驗,“找實習僅關注企業知名度、薪酬和工作量是不對的”。
調查顯示,受訪大學生挑選實習崗位時最看重的因素是崗位對未來就業是否有幫助(60.8%),其他還包括:職位與專業技能相關度(48.2%)、實習單位的規模(45.1%)、能學到什么(40.1%)、與目標職業或行業相關度(36.9%)、個人發展空間(22.7%)、工作氛圍(15.3%)、薪資(11.2%)和地域(11.1%)等。
“我們學校要求學生大學畢業前要實習滿3個月。”林斌表示,他想提前體驗職場,看看什么工作適合自己。“實習能學到新東西,我也嘗試把課堂所學轉化到實際運用中”。
孫淼認為實習很有必要,“尤其現在就業壓力大,大學生不能只在象牙塔里讀書,也要走出校門、走進社會真正地去體驗一下職場,提升專業能力,鍛煉人際交往能力,這對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都有益處”。
調查顯示,89.6%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實習經歷重要,其中30.6%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非常重要。62.5%的受訪大學生實習是為了積累經驗以便日后求職,48.6%的受訪大學生希望通過實習提升個人能力,45.0%的受訪大學生是為了體驗以后想從事的職業。實習的其他目的還有:跟風,身邊的同學都去實習(36.7%),為了以后留在實習公司(30.4%),學校要求,獲得實習證明(24.0%),獲得薪酬,經濟獨立(15.2%)等。
“實習能讓大學生了解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中國政法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對記者說,他與團隊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有更多社會實踐、實習經歷的學生,對于就業能力的認知偏差會更低。
中國就業研究所副研究員夏青云表示,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面對和經過的過程,對以后的就業和工作都會有幫助。除了工作經驗的增長,學生從中還能學到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學會更好地待人處事。
61.5%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
林斌坦言,學校要求大三學生實習,而一些忙著考研的學生只象征性地去實習一下,或者直接找公司虛構實習經歷并蓋章。
調查中,86.8%的受訪大學生指出暑期實習流于形式、單純“刷”簡歷的現象常見,其中19.6%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非常普遍。
王霆指出,如今高校的培養方案都對學生有相應的實習要求。但一些大學生對實習不認真、不重視,或選擇的實習工作過于簡單,如只是整理文件等。“大學生選擇實習應更多地依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與職業選擇結合,這樣畢業后選擇就業方向、就業單位時才能更從容和自信”。
“我覺得實習生工資要扣20%的勞務稅很不合理,對于實習工資,應該和個人所得稅同等看待。”林斌認為,企業應對實習生負責,指定“老師”進行指導和培養,定期開展實習心得交流。“學生自身也要學好知識,多了解校招信息,通過輔導員、老師、學長學姐校友來尋求幫助,不要怕嘗試和失敗”。
孫淼希望高校能多與企業合作,聯合創辦實習項目,“如寒暑假實習,以及專門針對大三大四同學的實習項目。企業也要為實習項目配備導師、提供實習培訓等。學校還可以利用就業指導中心網站、學校相關公眾號等發布實習信息,幫助學生過濾掉一些假實習信息”。
如何提高大學生實習質量?調查中,61.5%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55.2%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應認真對待實習崗位,46.1%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為實習生提供更多學習和培訓機會,42.6%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完善實習管理,友好對待實習生,40.5%的受訪大學生呼吁建立大學生實習保護制度,保障大學生實習期間合法權益,23.2%的受訪大學生希望政府加大對大學生實習的財政補貼,17.1%的受訪大學生希望高校完善實習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專門管理機構。
王霆指出,大學生找實習時可能會遇到一些虛假招聘信息,甚至是詐騙,“政府應加強相應規范,高校也要建立實習信息的發布平臺,把一些好的實習信息、實習單位推薦給大學生,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和實習的過程管理。大學生在找實習時也要保持敏銳的眼光”。
夏青云建議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實習計劃,保持強勁的學習動力。“首先,要對照崗位職責弄清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其次,要隨時向身邊的領導與同事學習工作和辦事的方法與技巧。另外,也要注意謹慎選擇實習單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顧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