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次仁卓嘎老人(右)和兒子次仁多吉聊天。 記者 劉楓 攝
身份背景:
次仁卓嘎,女,生于1935年6月,現(xiàn)年84歲,山南市桑日縣白堆鄉(xiāng)許木村村民。西藏民主改革前,次仁卓嘎家有8口人,其父母為許木莊園的“堆窮”(人身依附于農(nóng)奴主,承擔農(nóng)奴主勞役、雜役,并輔以幫工維持生計,社會地位比“差巴”更低),她和兄弟姐妹一出生就是“朗生”(農(nóng)奴主的家養(yǎng)奴)。許木莊園隸屬于舊西藏洛卡基巧(山南總管)下的沃卡宗,莊園管轄范圍大致在今天的桑日縣白堆鄉(xiāng)許木村增期河兩岸。
次仁卓嘎與次仁多吉在自家門前的合影。記者 劉楓 攝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次仁卓嘎沒有人身自由,從小在莊園干活,每年還要向沃卡宗上繳極其繁重的賦稅。1959年民主改革后,次仁卓嘎獲得了人身自由,分到了土地,住上了房屋。她于1966年入黨,擔任過許木村生產(chǎn)小組組長、婦女主任、村委會主任等職務(wù)。次仁卓嘎先后育有5名子女,現(xiàn)與兒子次仁多吉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
3月,陽光照在嵯峨的沃德貢杰雪山上,皚皚一片;緩緩流淌的增期河如絲帶般,泛著波光。循著河邊的小徑,一片白墻石磚出現(xiàn)在眼前,許木村到了。
知道記者要來,次仁卓嘎老人拄著拐杖,早早在家門口等候。在她身后,門廊上“十星級平安和諧家庭”的紅色牌匾十分醒目。
次仁卓嘎從兒子手中接過酥油茶。記者 劉楓 攝
進屋坐下,次仁卓嘎老人一邊招呼我們喝茶,一邊向我們講述她親歷的苦難與幸福。
“像我這樣的‘朗生’,一生下來就是莊園的私有財產(chǎn)。我們一家人窩居在羊圈里,一年四季就一件打滿補丁的破氆氌遮羞;民主改革以前,我從來沒穿過鞋子,冬天腳都凍爛了。吃的就更不用提了,每天就那么一丁點兒糌粑,從來沒吃飽過,要不是阿爸阿媽上山挖野菜,我都活不到現(xiàn)在。”次仁卓嘎老人拿起一個小茶碗,給我們比劃,在舊西藏,她每天吃到的糌粑連那個小碗都裝不滿。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許木莊園的20多戶農(nóng)奴每天像勞動機器一樣,雞鳴而起、戴月而歸,勞苦不堪,不但換不回來一點回報,還經(jīng)常遭到毒打。
曾經(jīng)的許木莊園在民主改革之后,用作村民的住房和村黨支部的辦公場所,現(xiàn)在僅剩的斷壁殘垣銘刻著農(nóng)奴曾經(jīng)的苦難。記者 劉楓 攝
次仁卓嘎老人說:“有一次,管家讓我去放羊,我那時候年紀小,貪玩,沒有注意到羊群跑到田里啃了一片青稞苗。管家發(fā)現(xiàn)后,把我綁到樹上,用鞭子不停地抽我,我臉上、身上全是血痕,從那以后,我見到鞭子、鐐銬、棍棒之類的刑具就害怕。”
“現(xiàn)在想想,那時候過得真不是人過的日子,算了,不提了。”次仁卓嘎老人感嘆著,擺擺手,帽檐下露出灰白的發(fā)絲。那些辛酸的往事,于她而言,每回憶一次,就痛苦一次。
“東邊的烏云,不是補下的丁,總會有一天,烏云散去見陽光。”
和那些被折磨致死的農(nóng)奴相比,次仁卓嘎老人是幸運的。她說:“1959年的春天,我們等來了民主改革,等來了解放軍。”
解放軍來時,次仁卓嘎正在田里撒種子。“我們當時很害怕,想跑到沃德貢杰雪山腳下去,但又不知道去了能干什么。解放軍和工作隊的干部,華仁青(音譯)、王師傅和翻譯員扎西把我們召集起來,告訴我們,大家自由了,以后不必給莊園主干活了,還要給我們分田地。”次仁卓嘎回憶說。直到家里真的分到了20畝地、20只羊和1頭牛,并且從羊圈搬到了莊園的二層樓里,她才真正相信,自己翻身做主人了。從此,她便下定決心,一心一意跟黨走。
由于口碑好、做事勤快,次仁卓嘎得到了黨組織和村民的信任,民主改革當年,次仁卓嘎就被推舉為生產(chǎn)小組組長,成為許木村第一位女干部。1966年,次仁卓嘎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桑日縣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許木村黨支部的一員。此后,她又相繼擔任了婦女主任、村委會主任,幫助村民種田、打水、拾柴、收糧食,受到一致好評。
從吃不飽飯、地位最下等的“朗生”,到人人贊揚的女干部,次仁卓嘎的人生,在激蕩澎湃的民主改革中,徹底改變。
次仁卓嘎正在擦拭家具。記者 劉楓 攝
時代大潮浩浩蕩蕩,次仁卓嘎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1999年,家里蓋了石頭房,2008年住上了139.9平方米的安居房;家里先后添置了手扶拖拉機和摩托車;2007年,次仁卓嘎第一次走出山南,去了趟拉薩;兒子次仁多吉學了木工,成為村里藏式家具木工專業(yè)合作社的社員;兩個孫子一個在福建上大學,一個在澤當讀高中……
次仁卓嘎說:“現(xiàn)在,我一年能領(lǐng)到7000多元‘三老’補貼,家里還有普惠性的農(nóng)田、草場、護林等補貼,兒子做木工、外出打工也能掙錢,經(jīng)濟上沒什么負擔。”
“2017年,我得了血管栓塞,在山南市藏醫(yī)院住了半個多月,花了1萬多元,光醫(yī)保就報銷了9000多元,基本沒花什么錢。要在過去,莊園主才不會管我們死活呢!”次仁卓嘎感慨地說。她還告訴我們,她的眼睛患了白內(nèi)障,視力不太好,醫(yī)生檢查后對她說,等病癥再成熟些就能免費做手術(shù)了。
歷經(jīng)歲月苦難,更知今日生活來之不易。次仁卓嘎是歷史的見證者、民主改革的親歷者、新時代的受益者。如今,時值耄耋之年,她過上了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多活幾年,多享受享受現(xiàn)在的好日子”是她最大的心愿。
春天的腳步漸進,柳樹開始吐芽,在黨的好政策下,次仁卓嘎的晚年生活還將更加幸福。(記者 劉楓 段敏 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