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中共中央7月19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長級)唐方裕出席,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莫高義主持。將近兩個小時的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全會《決定》的起草,是在黨中央領導下進行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全程擘畫、組織調研、精心指導、把脈定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全會召開期間,與會同志對《決定》稿討論熱烈,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認為,《決定》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是我們黨歷史上又一重要綱領性文獻。
《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
《決定》共15個部分、60條,分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總論,主要闡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板塊是分論,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部署各領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塊主要講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其中有的是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據實踐需要和試點探索新提出的改革舉措。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
三中全會《決定》開篇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這是黨中央總結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成就作出的重要判斷。
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鞏固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根本制度日益鞏固,基本制度不斷完善,重要制度創新取得豐碩成果。二是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推動我國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三是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四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五是推動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決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一總目標既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一脈相承,又同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相銜接,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目標導向。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
《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重大原則。這六條原則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我們必須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嚴格遵循、長期堅持。
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經濟和民生領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分量很重。
《決定》強調要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一方面,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要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國有企業要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要推進能源、鐵路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另一方面,要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更多機會,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
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
正是基于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全會《決定》在總結經驗、闡述意義、提出原則、部署舉措中,都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決定》專門用1個部分來部署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其中強調,以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
扎實推動人民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改革
要扎實推動人民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改革。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體制機制,形成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內生增長機制。完善促進機會公平制度機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暢通社會流動渠道,營造勤勞致富環境。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
下一步,我們將優化高等教育布局,著力強化高校有目標有組織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分類推進高校改革。我們將明確各類高校發展定位,建立分類管理、分類評價機制,引導不同類型高校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塑造并發揮高校的優勢,追求卓越、辦出特色。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聚焦優勢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學科標桿,在重大任務完成中提升學科建設能力。二是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我們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科技發展態勢,動態調整高校學科設置,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三是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我們將實施基礎學科與交叉學科突破計劃,提升基礎研究的組織化程度,把重大任務作為科教融匯的“發動機”,引領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產出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
將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金融法、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反跨境腐敗法等
《決定》部署的重要舉措和任務要求,許多涉及法律的制定、修改、廢止、解釋、編纂以及相關授權、批準等工作,對立法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新要求,需要通過深化立法領域改革作出新的回答。《決定》在相關部分明確提出了一些重要立法修法任務,包括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金融法、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反跨境腐敗法,修改監督法、監察法,編纂生態環境法典。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
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近期,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積極變化。我們要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房地產新政策,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盤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資源。下一步,要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消除過去“高負債、高周轉、高杠桿”的模式弊端,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融資、財稅、土地、銷售等基礎性制度。需要指出,我國新型城鎮化仍在持續推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的決心和信心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但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的決心和信心。
這次全會《決定》還就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涉及擴大制度型開放、外貿體制改革、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等,釋放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中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促進雙循環中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需要注意把握好5點
全會《決定》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這是《決定》60條中最后一條,分量很重。落實《決定》關于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的要求,需要注意把握好這樣幾點。一是吃透改革要求。二是精心組織實施。三是抓好責任落實。四是強化督察問效。五是堅持久久為功。深刻認識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堅持正確方向,增強前進定力,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
讓群眾認可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下一步,將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把促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環節,推動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根本性轉變。
將針對學齡人口峰谷變化做好前瞻性布局,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深化集團化辦學和城鄉結對幫扶,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讓群眾認可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持續推進“雙減”改革,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強化核心素養培養。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打造中國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大規模因材施教、創新性與個性化教學,更好滿足群眾“上好學”的需要。
進一步完善來華經商旅游人員居住、醫療、支付等便利制度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利用外資作出了重要部署。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來華經商旅游人員居住、醫療、支付等便利制度。
要盡快落實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服務業開放,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
我們要一視同仁支持內外資企業發展,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
我們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愿同廣大外資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蘊藏的巨大機遇,樂見外資企業同中國經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