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建設成效顯著 大熊貓等旗艦物種數量持續增長
中國網9月19日訊(記者 趙曉雯)日前,國家公園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針對國家公園專門立法,將為國家公園的規劃和設立、保護和管理、參與和共享、保障和監督等提供法律依據。
9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閆振介紹,在立法過程中,委托中國科學院牽頭,組織了第三方評估。第三方評估表明,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以后,大熊貓、東北虎豹、藏羚羊等旗艦物種數量持續增長,國家公園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生態保護的成效非常明顯。目前,《國家公園法》草案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閆振介紹,今年以來,在各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國家公園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在資源的保護管理方面,全面推進勘界立標,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國家公園完成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登簿,給國家公園上了“戶口”;各地通過土地置換、保護地役權協議等創新方式,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對于國家重大戰略、園區居民生產生活設施、生態保護修復等實行彈性管理。
在監測監管方面,我國自主研發了中國國家公園感知系統并上線運行。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初步建成,據監測,園區內的梅花鹿、狍子等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比2017年體制試點時增加了一倍多,這也為東北虎、東北豹野外種群的穩定增長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鏈”。同時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還建立了三級預警體系,在重點區位設置了物理圍欄。閆振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衛星遙感、臨空飛艇、無人機等新技術新裝備在國家公園監測監管中的應用。
在科技支撐能力方面,國家林草局整合設立了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正在推進建立東北虎豹、海南長臂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國家林草局還聯合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共建了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了國家公園藝術與設計中心,引進院士專家參與保護科研工作,這也搭建了一個高水平開放的共享平臺。
“國家公園還選聘了5萬多名農牧民,讓他們在家門口當上了生態管護員,他們都是用心用情守護著家鄉的山山水水。各園區還積極推進生態旅游、差異化生態補償、入口社區建設等,多渠道增加當地的居民收入。”閆振表示,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實行一園一策,用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編審:彭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