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進行時丨國家文物局:推動考古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加強文物科技有效供給
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我國擁有76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40項世界文化遺產及4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是名副其實的文物資源大國。
在國新辦9月25日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國家文物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踐行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讓文物和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匯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文物工作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文物系統保護全面加強。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有序實施,“應保盡保”理念漸入人心。長城、石窟寺、文物建筑、廊橋、革命文物保護等有力推進。持續開展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文物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整治行動,查處一批重大法人違法案件和安全事故,文物安全狀況持續向好。
文明研究闡釋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成果豐碩,“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深海考古邁向世界先進水平。推行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的“先考古、后出讓”政策在24個省份落實落細。
文物傳承利用成風化人。全國備案博物館達6833家,免費開放率超91%,2023年舉辦4萬余個陳列展覽、38萬余場教育活動,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革命紀念場館和革命文物發揮思政教育功能。135家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及立項單位、187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及立項單位,成為公眾近距離感悟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場所。《尋古中國》《何以中國》《國家寶藏》等節目廣受好評,以文物為題材和靈感的“國潮”“漢風”文創,增進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人文交流合作擴大影響。“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發起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聯盟成員國、伙伴國、觀察員國數量達到20個。中國考古走進埃及、瑪雅文明腹地,深入法國、突尼斯、南非、中亞等20多個國家,開展48項聯合考古。文物保護修復國際合作拓展到6國11處,柬埔寨吳哥古跡、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緬甸他冰瑜佛塔等項目受到當地民眾好評和國際社會的贊譽。43批次、19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歸祖國,文物成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金名片”。
文物治理能力切實增強。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提交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文物科技全面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數十項文物科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重要進展。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準成立,秘書處落戶中國。舉辦全國文物行業技能大賽,實施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發布文物修復師、考古探掘工職業標準,文物、博物館學科專業設置優化提升,文物全科人才培養讓基層后繼有人。
9月25日,國新辦舉辦“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中國網 龐睿 攝
推動考古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啟動實施夏商文明研究工程
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努力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據關強介紹,18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統籌推進,“十四五”期間990余項主動性考古項目有序實施,鄖縣人、皮洛、良渚、二里頭、三星堆遺址等一系列考古發現實證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鄖縣人、陶寺、良渚遺址被載入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阿、中非聯合考古深入開展,中國考古影響力不斷擴大。
南海西沙西北陸坡深海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接下來將推出展覽。“南海Ⅰ號”發掘保護珍貴文物18萬余件,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保護,二期保護工程即將啟動,中國水下考古技術和裝備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24個省(區、市)土地“先考古、后出讓”政策落地,有力保障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國家重大建設工程,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全國建成55家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80家立項單位,三星堆、石峁、殷墟、七個星佛寺等一批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成為文化傳播、文明傳承的重要陣地。
關強表示,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認真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動考古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將重點推動重大歷史問題的攻關,啟動實施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建設好國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促進多學科、跨區域專業力量、資源整合,強化科技應用支撐,將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進世界一流考古機構建設,實施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全面推動學術科研、國際合作、管理創新和隊伍建設,系統提升中國考古的專業化、科學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水平。繼續促進考古成果的社會共享,持續推進大遺址保護利用,建設富有活力的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等,推動考古研學,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的考古體驗場所和產品。
組織修訂《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 推動建立保護工程技術監督體系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文物建筑占比是62%,在766722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文物建筑占比是53%,總數超過了40萬處,數量龐大,類型豐富。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司長鄧超介紹,十八大以來,國家文物局一方面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用于1000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作,持續改善文物本體的保護狀況。另一方面,嚴格管控,高水平引導文物建筑周邊的建設活動,賡續城鄉文脈。
近年來,根據文物事業的發展情況,國家文物局不僅關注國保單位的保護修繕,也將事業延伸到了文物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延伸到了預防性保護路徑的探索,部署實施了預防性保護的試點工作。特別是關注低級別文物保護,持續開展拯救老屋行動,開展廊橋保護三年行動計劃。近期支持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和政府一般債券用于低級別文物建筑的保護修繕工作,有力改善了文物建筑的整體保護情況。
鄧超表示,下一步,要以文物保護法修訂為契機,組織修訂《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針對現在社會各界比較關心的文物建筑的招投標、文物建筑材料,包括工匠問題,提出改革舉措。推動建立保護工程的技術監督體系,加強世界遺產、國保單位和省級古建院所文物建筑力量配備,推動相關學科建設,加強文物建筑的后備人才培養。
同時,加強系統保護和研究性保護,編制文物建筑保護研究“十五五”專項規劃,啟動“營造中國”計劃,依托應縣木塔等一批重大的文物建筑修繕工程,推動高水平保護、研究和展示。“在此過程中,既要保護展示建筑、造像、壁畫、碑刻、彩畫的深厚價值和它的研究史、保護史,也要整體保護與這些建筑共存共生的周邊環境、古樹名木、文化景觀,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文物建筑工作高質量發展。”鄧超說。
加強文物科技有效供給 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近年來文物科技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家文物局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對文物科技的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部署。國家文物局部署實施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加強文物“防、保、研、管、用”等典型應用場景的科技供給。
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介紹,過去三年,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就取得了289項新技術新方法,獲得專利授權235項。目前我國土遺址保護、壁畫保護、紡織品保護等保護技術都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今年,國際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國際標準化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成立,秘書處落戶中國。國家文物局的重點科研基地已達到40家,下設125個工作站,行業科技創新體系布局進一步優化。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積極推動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文物領域重點專項,優化科技創新布局,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切實加強文物科技有效供給。積極推動設立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打造技術和人才集聚高地。同時,完善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布局,加快文物考古標本資源庫、文物保護科技數據中心建設。完善文物領域學科體系,推動產教融合,做大做實后備人才底座。
編審: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