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山居·黔山秀水新地標丨AI我中華,錦繡山河慶華誕
貴陽,隨性的樂動之城
誰還不知道貴陽的路邊音樂會?
一場場在貴陽街邊隨性自由的露天表演,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貴陽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喚醒城市的多元文化生命力。
街邊音樂會、潮玩街區,這些曾經只是城市角落里的小眾現象,如今成為了城市文化的主角。這正是貴陽文旅與眾不同的地方——它正不斷自我更新,用創新和多元的文旅業態,找尋著自己的律動。
六盤水,涼都的柔與剛
六盤水又稱“涼都”。
憑借夏季19.7攝氏度的平均氣溫,六盤水成為了不少游客避暑旅游的首選目的地。
這里,鋼鐵的堅韌與自然的柔美交織成詩。曾經,機器的轟鳴聲是工業發展的號角;如今,這些工廠遺址靜靜地訴說著三線建設的輝煌,成為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符號。
六盤水,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用它涼爽的氣候和熱辣多彩歡迎你的到來。
遵義,不止一種顏色
遵義的紅,紅得厚重,紅得深沉。
遵義會議不僅改變了中國革命的命運,更賦予了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然而,遵義的美,不止一種顏色。時光的交錯中,這座城市所展現的獨特魅力,不僅基于它的自然與歷史資源,更在于它不斷重塑自我、擁抱變化的內在力量:做足紅色經典、綠色生態、多彩融合文章,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顏色交織的背后,是一個始終奮進、多姿多彩的遵義。
銅仁,一首山水桃源詩
賈平凹的文學作品,大多關于他的家鄉陜西。而在2010年,他寫了《說銅仁》。
“美在有梵凈山的蘊蓄,美在有錦江水的茂潤,活該是桃源的深處。”
銅仁,猶如一首山水桃源詩。它不急不躁,如流淌的錦江水般自然從容;它不耀不顯,如萬山叢中的丹霞石靜默不語。銅仁的美,不是喧囂中的驚艷,而是歲月中的沉淀,它讓人放下匆忙,感受到自然和內心的寧靜。這首山水桃源詩,等待著每個來訪者細細品讀。
黔西南,人與山的故事
山是黔西南的根。
380多年前,徐霞客游歷于此,發出“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的感嘆。
如今,依托大山,山地戶外運動在這里如火如荼。人與山的良性互動正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如林的山峰如同生命的根脈,深深扎根于黔西南這片土地。萬峰林的壯麗與多元民族文化交相輝映,賦予了戶外運動一種獨特的靈魂:山雖高萬仞,攀則人為峰。唯有攀登至頂,方能看到更廣闊的風景。
畢節,熱烈被火把點燃
彝族是一個崇拜火的民族。
在畢節,彝族人口超20%。今年夏季,以“自然涼·畢燃嗨”為主題的畢節市火把狂歡季在赫章縣阿西里西·二臺坡景區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與當地群眾共同享受了一場盛大的民族民間文化盛宴,萬人同跳烏蒙歡歌的壯觀場面一次次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以“火”為媒,畢節文旅產業正越來越“燃”。
安順,一城山水一城戲
《儺面》一書中,秦安順戴上面具,便能化身神靈,穿越三界。
現實里,安順地戲與屯堡語言、服飾、建筑、信仰、民俗、藝術等其他文化現象,共同構成了六百年歷史的明清遺風和江南遺韻。
在安順,山水如詩,戲曲如夢,彼此交錯,映射出人類對自然的敬畏。正是這份深邃與豐富,教會我們在紛繁中尋找寧靜,在歷史中追尋未來。
黔東南,村里的大場面
黔東南姓“村”。
這里有400多個中國傳統村落,數量持續位居全國地州(市)級第一,也有頻繁出圈的“村超”、“村BA”。村味十足。
除了這些,我們更感受到原生態和群眾性。
原生態的質樸和群眾性的熱情,既是黔東南文旅的根基,也是它邁向未來的力量。正如村超與村BA的崛起所證明的那樣,文化的繁榮不在于外表的輝煌,而在于內在的韌性與生命力。走進黔東南,不僅是感受一種生活方式,更是探尋一種與自然、歷史和人心的共鳴。
黔南,“拔尖”的不僅是茶
都勻毛尖,是毛主席取的名。
如今,青山綠水間,游客不僅能在黔南開啟一段以茶文化為核心的探索之旅,還能體驗山水的靈秀與人文的厚重。
但當你踏入這片土地,茶的醇厚不再是你唯一的牽掛。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流,甚至一縷晨霧,都在訴說著古老與新生的交織。當茶香淡去,你會發現,人生如茶,最美的韻味,不是入口時的驚艷,而是那一抹悠長的回甘。
貴陽臺 六盤水臺 遵義臺 赤水融媒 銅仁融媒 黔西南臺 畢節臺 安順臺 黔東南融媒 黔南臺 荔波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