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歲“進宮”以來,王津在故宮工作已近40年,他的工作內容就是修理宮廷中的上千座鐘表。修復宮廷鐘表需要極其高超的技藝,而這種技藝也是唯一在故宮里綿延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唱戲17年,翁佳慧唱到哪里,她的忠實“戲迷”就跟到哪里。《牡丹亭》中的柳夢梅、《玉簪記》中的潘必正、《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作為80后昆曲演員,翁佳慧曾塑造過多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從前,火車在鬧市區駛過時,將步履匆匆的行人和擁擠的車輛分劃在應有的界限內,像一種儀式,提醒著人們對生命的敬畏,看似冰冷的鐵路制度在這樣的時刻生發出溫度,而清華園小站的站長劉鳳強和他的工友們,是這場儀式的“執行者”。
1981年的廖明還是高二的學生,一直懷揣著諾貝爾化學獎的夢想。那時候北京市地下鐵道公司剛剛成立,地鐵線路只有福壽嶺至北京站短短的一段。35年后,北京地鐵已發展到15條在營線路,廖明沒有成為化學家,他的名字卻載入了北京地鐵史。
都說做一天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不易。而北京退休市民常向明靠著那份發自內心的愛和執著做了10年志愿者。10年來,常向明做過的志愿者種類多得數不清。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早把志愿者當作一種職業來對待了。